日期:2025-11-03
10月30日,由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主办、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协办的2025国际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大会在北京召开。会上,北京海创元人工智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凭借 “基于 AI 技术构建 AI 基础教育系统,助力 AI 教育生态构建” 的实践项目,成功入选《人工智能治理案例集》,并纳入伙伴计划案例库 —— 这份从实践中打磨出的方案,将为企业提供可落地可参考的实践样本。
政策导向下的AI教育痛点亟待解决
近年来,我国对 AI 赋能教育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:2024 至 2025 年期间,国务院、教育部先后出台 7 份政策文件,明确要求 AI 教育实现 “进校、进课、进评价”,推动 AI 技术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。
但当前AI教育进校普遍存在“无课可上、无人可教、 无器可用、无事可做、无才可培”五大现实难题。亟需一套能系统解决“课程、师资、技术、实践、特长人才培养”的方案,树立标杆、引领行业标准化、规范化发展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海创元AI基础教育“1+N”综合解决方案应运而生。
“1+N”体系打造 AI 教育全链条解决方案
海创元的核心思路,是用“1 个核心课程体系 + N 个配套支撑模块”,构建覆盖教学全流程的解决方案,让 AI 教育从“难落地”变成“易推行”。
从 AI 认知启蒙到企业级项目开发, L1-L7七个层级的课程体系,包含 60 个单元、274 个课时,可独立应用于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以及科创竞赛班,内容覆盖生成式 AI、编程基础、模型训练、数据处理等核心领域。

在教学平台支撑上,配套模块嵌入专属 AI 课堂互动算法,支持实时答题、截屏互动等 70 + 种课堂活动;采用 SAAS 架构实现“教师端 + 学生端 + 展示端”三端联动,课堂互动、作业批改、成果展示流畅完成。
在师资建设模块,一方面提供人社部“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”培训及认证,帮教师提升专业能力;另一方面配备数字人 AI 教师辅助教学,缓解师资短缺压力。
跨学科融合与赛事支撑模块,聚焦“知识融合 + 实践赋能”,提供 AI+数学、AI+化学、AI+历史、AI+音乐等融合案例,同时支持40 + 项权威赛事,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、展现能力。
这份方案的有效性,早已在上外附中等学校的实践中得到验证 —— 依托该方案,这些学校的学生团队已斩获全球 AI 大赛总冠军 6 次,用成绩证明了技术赋能教育的价值。
从资源闭环到教育平权的多重价值
海创元的方案不仅解决了 “落地难” 问题,更在教育质量提升、公平性保障、生态共建等方面带来了解题思路。
构建教学资源闭环
通过 “核心课程 + SAAS 平台 + 硬件一体机” 的组合,方案串联起师资培养、AI 实验室建设、AI 研学、赛事辅导等关键环节,全面解决“无课可上、无人可教”难题,真正实现 AI 教育“从 0 到 1” 的完整落地。
助力教育结构升级
通过 AI 技术赋能,提升属地教育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,打造 AI 基础教育新高地,跻身/稳固属地教育第一梯队,带动周边学校共同发展。
推动教育平权
依托AI技术的可复制性与便捷性,将优质课程资源(如生成式AI教学案例)、师资培训资源(如AI数字人讲师)通过云端平台输送至偏远地区学校,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“下沉共享”,推动偏远地区教育平权。
共建 AI 教育生态
方案还打造 AI 教育名校与名企联盟,整合高校科研资源(如 AI 算法研究成果)、企业技术资源(如 OpenVINO 工具链),通过平台化运作实现资源共享,共建 AI 教育生态。
目前,该方案已先后在海淀区、朝阳区、石景山区重点标杆学校落地,在粤港澳大湾区、上海市、浙江省等多个区域加速推进。无论是教育基础较好的一线城市学校,还是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域学校,都能通过方案找到适配的教学模式,充分验证了方案的适应性与有效性。
从破解 “五无” 难题,到推动教育平权与生态共建,海创元的 AI 基础教育方案,不仅是一份入选人工智能治理案例集的实践样本,更代表了 AI 教育落地的一种可行路径 —— 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本质,助力学生成长、推动社会进步。
未来,随着方案在更多区域的落地,相信会有更多学校突破 AI 教育的困境,为我国培养出兼具科技创新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,为 AI 产业发展与教育数字化升级注入更多动力。